織布小屋


以下摘自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《魯凱族好茶人的性別養成與觀念實踐》,p65頁,郭靜雯,民國九十六年七 月。

"以前的織機是用好的木頭所做的,是男人製造的,但女人拿來織布後男人就絕對不能碰。為什麼男人不能摸,我問老人家,她很堅定地說:很危險,他們不會用,那是女的工作。」以前社區會有一個空間是專門給女人織布的,六、七個婦女各自拿著自己的工具,到裡面一起工作。老婦說:「織布很難,有時候線的方向一反就容易織錯,所以一起工作,比較會的人就可以教。因為線要這樣繞,那樣就不對了。大家一起工作,聊天,開玩笑,再回去煮飯。男的有男的工作,女的有女的工作,我們是分開的,不可以男的工作女的去做,女的工作男的來做。除非去田裡可以一起做,幫忙,但織布絕對不可以。』"



以下織布小屋資料摘自
《好茶舊社石板屋群落及週邊環境調查暨修復規劃成果報告書》,p90頁,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,2007。

織布小屋
(
參考文獻:雲豹的傳人P132,台灣山地建築文化p59,訪談:尤鶯香、蔣登貴家、林添增、林大山、胡添德)

織布為婦女們的工作。苧麻是唯一可以織布的材料,婦女必定要學會種植、採收以及有關織布的祭典及禁忌,因為在苧麻的採收、處理、弄線、紡織,到最後織布這整個過程中,不宜有男性參與,因此,婦女要有獨立作業的能力。

最明顯的一個禁忌是男性。不論只是一個小孩子,絕不可以觸摸織布的工具、線,甚至正在織布中的婦女,所以婦女們不得在住屋中織布,而另蓋小屋織布之場所,成為女性專屬空間,讓所有要織布的婦女都集中在此,互相學習揣摩,老人家正可藉此機會傳授一些特殊的織法及巧妙收邊的技術。

■地點
好茶舊社有三處織布小屋,一為頭骨架上方;二為安頭目家附近;三為學校下方,郭文郁家上方。(目前僅剩地基,難辦原來屋子的樣貌)

■空間形式
織布小屋建築形式是有屋頂,沒有圍牆,屋頂上面蓋茅草,地面鋪石版,大約6人在屋內織布,兩兩成對。屋前會有一個台子放置煮好的毛線,屋外作為拉線的地方,下方為女生遊玩之空地,織布可待一整天,或者中午回家吃飯再過來。

以下霧台魯凱族
taburagan資料摘自於《台灣土著文化研究》,第四篇屏東霧台魯凱族的家屋和木雕,P79頁,陳奇祿,1992,聯經出版

"織布小屋(taburagan)為一簡單小屋,多蓋以石板屋頂(但也有茅草蓋頂的),牆以石塊疊砌而成,通常其一面或二面留有開口,以供出入之用。泥地,但在織布時,則敷以月桃蓆。織布小屋之大小通常為十尺四方,可容三四人同時工作"
...

作者:古茶步安同學會 at 10:06  

0 給意見:

張貼留言